什么叫非标融资?
非标准债券融资指的是企业的融资行为按资金的类别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债务融资)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有公开上市交易的债权性金融产品。
中国的债权性金融工具有两个公开交易的市场:银行间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上上市交易的债权性证券,属于公开上市的标准化证券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未公开上市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如信托贷款等。
比起标准化债券资产,这类资产一般不公开发行,风险较高,流动性也低,缺乏标准化的证券特征,但名义收益率会高很多。
“非标”产品,就是与银行间或***交易的标准化产品相对的说法。目前,只有在银监会2013年8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定义了非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非标业务包括哪些?
所谓非标业务,是指金融市场中投向于非标准化资产的业务,如信托收益权、资管收益权等。
投资“非标”业务可绕开银行或债券审批部门,既可为银行带来更高收益,也可使银行在做大“非标”资产规模的同时,不用考虑存贷比的限制,所以一度在银行盛行。
银行业务中说的“非标业务”指的是什么?
银行业务中说的“非标业务”:即非标准类资产。而标准化的资产,则是一般***、贸易融资、股权甚至大楼等。标准化资产是有严格监管的,所以银行为了规避监管,创新了非标资产融资的办法。 监管总是相对落后于市场的实践,创新既是对监管的突破,又会推动监管的完善,而监管的完善反过来也会促进创新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一种创新产品的出现,刚开始肯定是没有所谓的“标准”模式,也就是说一定是“非标准”的,否则也不能称其为“创新”。 但随着业务发展、监管跟进,有了制度、有了规范,“非标准”的业务就会逐渐转变为“标准化”的业务。这种过程,目前在非标业务、非标投资上表现就很明显。 先是2013年3月份,银监会发布了2013年第8号文,明确把非标业务定义为“债权式直接融资”,对非标业务的投资运作、管理规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非标业务得到“正名”并开始有了监管规范;2013年10月份,银监会进一步推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创新试点,非标业务的标准化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总的来看,非标业务、非标投资的“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银行业务中说的“非标业务”:即非标准类资产。而标准化的资产,则是一般***、贸易融资、股权甚至大楼等。标准化资产是有严格监管的,所以银行为了规避监管,创新了非标资产融资的办法。
监管总是相对落后于市场的实践,创新既是对监管的突破,又会推动监管的完善,而监管的完善反过来也会促进创新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一种创新产品的出现,刚开始肯定是没有所谓的“标准”模式,也就是说一定是“非标准”的,否则也不能称其为“创新”。
但随着业务发展、监管跟进,有了制度、有了规范,“非标准”的业务就会逐渐转变为“标准化”的业务。这种过程,目前在非标业务、非标投资上表现就很明显。
先是2013年3月份,银监会发布了2013年第8号文,明确把非标业务定义为“债权式直接融资”,对非标业务的投资运作、管理规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非标业务得到“正名”并开始有了监管规范;2013年10月份,银监会进一步推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资产管理***”创新试点,非标业务的标准化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总的来看,非标业务、非标投资的“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