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北京是否是重大战略失误?
古代农耕***的威胁都来自于北方:北方、西北的游牧***和东北方的渔猎***。迁都北京有利于调集充足的***防守北方,只有守住了北方,国家***才能稳定。
本来我们农耕***防守燕山-阴山-贺兰山一线就行了。实力强大的朝代,可以洗出贺兰山,拿下甘肃兰州,甚至深入新疆盆地。
古代的长城,也是沿这条线修建的。这条线,就是农耕***(中原***)的生命线。在这条线上,游牧民族必须放弃骑兵的部分优势,下马作战。这条线,也为农耕***调集兵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再看宋朝为什么活的那么难受,都是因为石敬瑭献出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一丢,我们的防守前线就南下到白沟河。我们就失去了燕山山脉天险的保护,游牧骑兵可以一马平川的长驱南下。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破坏力远大于步兵。失去天然屏障后,对农耕***来说,再想阻挡游牧骑兵,就是一场噩梦。
而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巩固这条防线。在封建社会,交通特别不便利。如果国都在南方,当北方遭受入侵时,就需要从南方各省调集人马粮草支援,没有半年时间是不可能完成调度的。黄花菜都凉了。
迁都北京以后,朝廷的防守线肯定会超越长城沿线,向北扩展。同时,朝廷就可以以北京为中心,调集资源建设北方。以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人口,作为防守北方的后盾。而且,朝廷中枢在北方,也方便指挥前线作战,反应更及时。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能守住北京,也是之前北京周边地区建设的好,在通州地区有丰富的粮食储备。于谦只要解决兵马问题就行了,不用考虑远距离运粮的事。粮食充足,京城又不缺人,守住北京的希望就很大。如果,北京不是国都,也不可能在周边囤储这么多物资。
当然,还有个方法,就是在北京搞藩镇,搞军屯。不过,藩镇尾大不掉的教训和燕王朱棣自己起兵的例子摆着,朱棣肯定会选择自己防守----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有一下考量。政治上;他本人为燕王时就藩北京,迁都后既名正言顺与建文帝都城南京“清君侧”划清界限,占据政治高地;又将满朝文武百官掌控在手里,斩断旧势力根基,夯实政治基础。军事上,明帝国当时所面临外部危机是蒙古高原异族入侵,从北元,鞑靼等蒙古诸部始终是最大威胁。天子守国门,集中五大营等精锐军队对抗北方异族入侵。经济上,汉唐以后,中国经济往东南倾斜,赋税钱粮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北京,交通必将方便。民族认同上,自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划给契丹后,北京已经脱离中原王朝数百年时间了,定都北京,通过文化,建筑,艺术,天文,医学等营造盛世景象,增强明族向心力。
明朝朱棣皇帝把都城迁到北京,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一、军事战略,天子坐镇边塞
北京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交汇之地。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北京就是军事战略的咽喉,而且北京建城之地明皇宫,“沧海遶其东,太行峙其西,后枕居庸,前襟河济”,也就是说东有大海、西有太行山、北有居庸关、南有黄河。正如陈建说:“幽燕形胜,自昔称雄,然距边塞不二百里,无藩篱之固,而天子自为守。所幸胡人惟利在抄掠,无争帝之志耳。”也就是北京距离边塞只有200里,使得天子守国门。所幸的是蒙古没有称帝的野心,只有抢劫的短浅眼光。
二、经济战略,运河贯通南北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到了明朝,依然为南北经济运输提供了便利,而北运河的起点,正是北京。由于在明朝之前,南方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即便是迁都北京,皇城也同样可以通过运河经济贸易,享受到大量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而北方的政治中心远离南方的经济中心,也间接的为南方相对自由的经济贸易提供了灵活度。
三、风水战略,短命的“南京”皇城史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江苏应天(南京)建立了明朝。在建都的问题上一直都沒有拿定主意。他曾经打算***取两京制,即以开封为北京,应天为南京,认为这样可以兼顾南北,确保安全。因为在北方,有退到漠北的元朝皇室建立的北元,不甘心失败,随时准备南下。但是,在南方江淮一带,局势也非常不稳定,所以,朱元璋在应天建都以后一直沒有将都城北移。对于北方,朱元璋只得利用藩王,给他们用兵的大权以防御北元的侵犯。“靖难之役”(公元1399年1日3日),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他就是驻在北京的藩王。他当了皇帝,北京的政治地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巩固北部疆域和加强北方的统治,他决定把都城定在北京。
明成祖朱棣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有:(丨)继续削藩。先后把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徏至南方,如徏谷王于长沙,徏宁王于南昌,削去辽王、代壬的护卫等。又处置齐王于京师(南京),不使离朝,有的藩王被废为庶人。从此分裂割据势力更加削弱,军政大权再度集中于皇帝手中。(2)进一步调整中央行政机构。设立内阁,内阁成员由皇帝选拔翰林院等和衙门的小官担任,可参机务,做顾问,在皇帝的指挥下协理政事。(3)重用司礼等监宦官,给宦官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隐事诸大权。又在北京成立东厂,由宦官统领。东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厂卫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的加强。(4)军事上,卫所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备,军屯也更有成绩。洪武时,京师设五军营,永乐时,除神机营有扩张外,还有三千营等。(5〉迁都北京。明成祖经营北京数十年,早就计划要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明政府正式以北京为京师。在当时形势下,永乐迁都有利于抗击从北边袭来的蒙古人的威胁,又能进一步控制北方地区,对于巩固边防以及维护全国的统一都有积极意义。